邯郸市第一医院神外一科成功独立开展首例脑膜中动脉栓塞术
近日,邯郸市第一医院神外一科张俊江成功独立开展首例脑膜中动脉栓塞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代表我院对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又上新台阶。
患者王某,男性,62岁, 1个月前不慎跌倒,起初没有明显症状,1周前,逐渐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于是前来我院就诊。经过头颅CT检查提示:左额顶颞枕部慢性硬膜下血肿。接诊后神外一科团队展开讨论,患者硬膜下血肿大,血肿厚度已超出8mm,虽然已发生中线明显移位,但患者仅头疼,无其他神经系统阳性体征。考虑患者症状较轻,且常规治疗硬膜下血肿的方法(药物保守治疗及硬脑膜下钻孔引流、脑内血肿清除术、内镜下血肿引流)复发率较高。遂决定为该患者实施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脑膜中动脉栓塞术(MMAE)。在局部麻醉下,神外一科张俊江主治医师通过股动脉穿刺置入微导管,超选左侧颈外动脉精准进入左侧脑膜中动脉,经微导管缓慢推注生物胶完成栓塞,术中,血流阻断良好。术后3天,患者头疼明显减轻顺利出院。
张俊江,邯郸市第一医院神外一科主治医师,2022年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进修学习。从事神经外科工作10余年,对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脑出血、脑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等有着丰富的治疗经验。
健康科普
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是一种颅内出血性疾病,是血液集聚在蛛网膜与硬脑膜之间形成的慢性占位性病变。既往数据显示常规治疗复发率较高。
CSDH发病隐匿,一部分仅是轻微外伤,还有一部分患者并无外伤史,病程进展十分缓慢。当血肿增大引起颅内压增高时,可出现头痛、头晕、认知下降、走路不稳或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等临床表现。CSDH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随着社会老龄化,预计将来发病率会进一步升高,甚至高于破裂动脉瘤的发病率。老年人服用抗凝药一方面增加了CSDH的发病率,另一方面增加了治疗的难度。
对于占位及症状不显著的少部分患者,观察和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国内主要推荐的药物为阿托伐他汀钙和地塞米松。对于治疗2周或以上、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仍无明显改善,或血肿持续增大或不能耐受药物治疗者应建议改用手术治疗。包括钻孔引流术,小骨窗开颅术或内镜辅助下血肿清除术等。大多数手术治疗效果良好,但仍有部分患者术后复发,最高可达33%。尤其对于基础病较多的老年患者,手术风险高,常可产生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死亡率最高达32%。